焊接熔池內的氣相(體)來自何方?池內有幾種氣體,各自產生什么影響?
發布時間: 2019-10-22作者:baile100瀏覽量:
答:焊接區域焊接熔池內的氣體主要來源是焊接材料焊件坡口上的鐵銹、油污及吸附在表面的水分;也可能來自于大氣。
焊接熔池的氣體隨焊接方法、焊接電流、極性、藥皮及焊劑成分等因素的不同而變化,氣體的主要成分是CO、H2和水蒸氣;另外,因熔池保護不當,還有來自空氣中的N2等,這些氣體一旦侵入熔池,將對焊縫的性能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。
(1)氮氣的影響氮氣主要來自周圍空氣,在高溫時溶于熔池,并能繼續溶解在凝固的焊縫金屬中。隨著溫度下降,氮的溶解度降低,析出的氮與鐵形成化合物,以針狀夾雜物形式存在于焊縫金屬中。
氮的含量較高將對焊縫金屬的綜合力學性有較大影響,如硬度和強度提高,塑性降低。此外,氮也是形成氣孔的原因之一。由于氮主要來源于空氣,故電弧越長,氮侵入熔池也越多;熔池保護越差,氮侵人也越多。
(2)氫氣的影響氫主要來自受潮的藥皮或焊劑中的
水分、焊條藥皮中的有機物、工件表面的鐵銹、油污、油漆等物 質、坡口上的有機物及氣體保護焊中保護氣體內的雜質。在 高溫電弧作用下,電弧區域中的氫主要以原子、離子及分子形 態存在。當弧柱中的溫度大于5000時,氫主要以原子形態 存在,分解度大于96%;當溫度低于2000K時,主要以分子形態存在。 根據氫與金屬的作用特點,可把金屬分為兩類。第一類 是能形成穩定氫化物的金屬,如鋯、鈦、釩、鉭、鈮等。這些 金屬在吸收氫不多時與氫形成固溶體,而吸收較多時則形成氫 化物。在300-700℃的溫度范圍內,氫的吸收量較大;溫度 高于700℃時,氫的吸收量迅速減小,主要原因是氫化物分解,氫可擴散逸出。因此,焊接這類金屬及合金時,必須防止在低溫下吸收大量的氫,否則會影響焊縫金屬性能。第二類是不能形成穩定氫化物的金屬,如鐵、鋁、鎳、銅、鉻、鉬等。但氫能溶于這類金屬中,隨著溫度的升高,氫的溶解度也增加。氫在第二類金屬中的溶解度會發生突變,這往往是造成焊接缺陷(如氣孔、冷裂紋)的主要原因之
焊縫金屬中的氫大部分以原子或離子形態存在。由于氫的原子或離子的半徑很小,一部分氫可在焊縫金屬的晶格中自由擴散,這稱為擴散氫。部分擴散氫隨著時間的延長,可從焊縫表面逸出;還有一部分氫聚集到金屬的晶格缺陷、顯微裂紋或非金屬夾雜物的空隙中,結合成分子,不能自由擴散,稱之為殘余氫。
就鋼的焊接而言,氫的危害是很大的,它包括兩方面:一 方面是暫態現象,包括氫脆與氫白點,這類現象經過時效或熱 處理后可予以消除;另一方面是氣孔和氫致裂紋(冷裂紋) 這是永久現象,不可消除。氫脆和氫白點使鋼的塑性、韌性大 58為下降;而冷裂紋往往導致結構的直接脆斷破壞。此外,殘余在焊縫金屬中的氫還會產生很大的組織應力,它是延遲裂紋的源頭。
(3)氧的影響氧是一個化學性質較為活潑的元素,它主要來源于藥皮、熔劑中的水分鹽類、氧化物、有機物等,它們在高溫時分解,有時空氣中的氧也會侵人熔池;此外,有的氣體保護焊保護氣體(如CO2)本身就是氧的主要來源。根據氧與金屬作用的特點,分為兩種情況:一種是焊接氧與金屬發生激烈的氧化反應,生成固態與液態時都不溶解的氧化物,如鎂和鋁等的氧化物;另種是氧與金屬發生反應,生成的氧化物能溶于相應金屬中,如鐵、鎢銅、鈦等氧化物。在電弧的溫度為5000 K時,氧的溶解度可達96.5%(體積分數),可見氧在電弧中以原子狀態存在。隨著溫度的升高,氧在液態鐵中的溶解度將增大,氧以原子和氧化亞鐵( FeO)兩種形式存在。當液態鐵中含有其他合金元素時,隨著合金元素含量的增加,氧的溶解度下降。含氧量的增加將使金屬的硬度、強度、塑性明顯下降,尤其是低溫沖擊韌度急劇下降;此外,還會引起熱脆冷脆和時效硬化,并對焊縫金屬的物理化學性能產生不利影響,如減弱導電性、導磁性與抗腐蝕性,產生CO氣孔及引起焊接飛濺等。在焊接有色金屬時,氧的危害更突出。
焊接熔池的氣體隨焊接方法、焊接電流、極性、藥皮及焊劑成分等因素的不同而變化,氣體的主要成分是CO、H2和水蒸氣;另外,因熔池保護不當,還有來自空氣中的N2等,這些氣體一旦侵入熔池,將對焊縫的性能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。
(1)氮氣的影響氮氣主要來自周圍空氣,在高溫時溶于熔池,并能繼續溶解在凝固的焊縫金屬中。隨著溫度下降,氮的溶解度降低,析出的氮與鐵形成化合物,以針狀夾雜物形式存在于焊縫金屬中。
氮的含量較高將對焊縫金屬的綜合力學性有較大影響,如硬度和強度提高,塑性降低。此外,氮也是形成氣孔的原因之一。由于氮主要來源于空氣,故電弧越長,氮侵入熔池也越多;熔池保護越差,氮侵人也越多。
(2)氫氣的影響氫主要來自受潮的藥皮或焊劑中的
水分、焊條藥皮中的有機物、工件表面的鐵銹、油污、油漆等物 質、坡口上的有機物及氣體保護焊中保護氣體內的雜質。在 高溫電弧作用下,電弧區域中的氫主要以原子、離子及分子形 態存在。當弧柱中的溫度大于5000時,氫主要以原子形態 存在,分解度大于96%;當溫度低于2000K時,主要以分子形態存在。 根據氫與金屬的作用特點,可把金屬分為兩類。第一類 是能形成穩定氫化物的金屬,如鋯、鈦、釩、鉭、鈮等。這些 金屬在吸收氫不多時與氫形成固溶體,而吸收較多時則形成氫 化物。在300-700℃的溫度范圍內,氫的吸收量較大;溫度 高于700℃時,氫的吸收量迅速減小,主要原因是氫化物分解,氫可擴散逸出。因此,焊接這類金屬及合金時,必須防止在低溫下吸收大量的氫,否則會影響焊縫金屬性能。第二類是不能形成穩定氫化物的金屬,如鐵、鋁、鎳、銅、鉻、鉬等。但氫能溶于這類金屬中,隨著溫度的升高,氫的溶解度也增加。氫在第二類金屬中的溶解度會發生突變,這往往是造成焊接缺陷(如氣孔、冷裂紋)的主要原因之
焊縫金屬中的氫大部分以原子或離子形態存在。由于氫的原子或離子的半徑很小,一部分氫可在焊縫金屬的晶格中自由擴散,這稱為擴散氫。部分擴散氫隨著時間的延長,可從焊縫表面逸出;還有一部分氫聚集到金屬的晶格缺陷、顯微裂紋或非金屬夾雜物的空隙中,結合成分子,不能自由擴散,稱之為殘余氫。
就鋼的焊接而言,氫的危害是很大的,它包括兩方面:一 方面是暫態現象,包括氫脆與氫白點,這類現象經過時效或熱 處理后可予以消除;另一方面是氣孔和氫致裂紋(冷裂紋) 這是永久現象,不可消除。氫脆和氫白點使鋼的塑性、韌性大 58為下降;而冷裂紋往往導致結構的直接脆斷破壞。此外,殘余在焊縫金屬中的氫還會產生很大的組織應力,它是延遲裂紋的源頭。
(3)氧的影響氧是一個化學性質較為活潑的元素,它主要來源于藥皮、熔劑中的水分鹽類、氧化物、有機物等,它們在高溫時分解,有時空氣中的氧也會侵人熔池;此外,有的氣體保護焊保護氣體(如CO2)本身就是氧的主要來源。根據氧與金屬作用的特點,分為兩種情況:一種是焊接氧與金屬發生激烈的氧化反應,生成固態與液態時都不溶解的氧化物,如鎂和鋁等的氧化物;另種是氧與金屬發生反應,生成的氧化物能溶于相應金屬中,如鐵、鎢銅、鈦等氧化物。在電弧的溫度為5000 K時,氧的溶解度可達96.5%(體積分數),可見氧在電弧中以原子狀態存在。隨著溫度的升高,氧在液態鐵中的溶解度將增大,氧以原子和氧化亞鐵( FeO)兩種形式存在。當液態鐵中含有其他合金元素時,隨著合金元素含量的增加,氧的溶解度下降。含氧量的增加將使金屬的硬度、強度、塑性明顯下降,尤其是低溫沖擊韌度急劇下降;此外,還會引起熱脆冷脆和時效硬化,并對焊縫金屬的物理化學性能產生不利影響,如減弱導電性、導磁性與抗腐蝕性,產生CO氣孔及引起焊接飛濺等。在焊接有色金屬時,氧的危害更突出。
熱門課程
熱門資訊
- 安監局焊工證查詢系統如何登陸?2020-04-22
- 工藝焊接性的直接試驗方法有哪些?2019-11-06
- 工藝焊接性的間接評定有哪些方法?2019-11-06
- 選用焊接性試驗方法時應考慮哪些問題2019-11-06
- 評價焊接性的準則是什么?常用的焊接性試2019-11-06
- 影響材料(鋼材)焊接性的因素有哪些?2019-11-06
- 什么是焊接性?評定焊接性的試驗有哪些2019-11-06
- 鈦及鈦合金焊接的工藝要素及操作要點是2019-11-06
- 焊接鈦及鈦合金時,如何從表面評定氬氣2019-11-06